Thursday, June 18, 2009
納粹禮的背後
左圖為1933年前的反納粹宣傳,蒙太奇照片(photomontage)藝術家約翰哈特菲爾德(John Heartfield) 用了希特勒的納粹禮在海報中,將他和財團聯繫起來。站在希特勒背後的巨大的人影代表了右翼資本主義者,將金錢置於他手中,暗示希特勒接受幕後捐助。標題為「納粹禮的意義」和「有數百萬放在我的後面」。
1933年11月24日 的《紐約時報》報導了一本名為《西德尼·沃伯格》的小冊子。這本書最早於1933年在荷蘭出版,在書架上只擺了幾天就被取締了。幾本倖存的書被翻譯成英文,該書的英文版曾在大英博物館展出過,後來被禁止向公眾和研究人員開放。該書的作者“西德尼·沃伯格”據說就是美國最大的銀行家族之一的沃伯格家族的成員,後來該書的內容被沃伯格家族堅決予以否認。
這本神秘的小冊子揭露了美英兩國的銀行家族資助和扶持希特勒掌權的秘史。據該書記載,1929年前後,華爾街通過道威斯計畫和楊計畫來幫助德國償還戰爭賠償。從1924年到1931年,華爾街通過這兩個計畫總共向德國提供了1380億馬克的貸款,而德國在此期間總共僅支付了8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德國實際上是得到了美國的巨額金融資助以重新整軍備戰。對德國的貸款實際上是通過在華爾街銷售德國債券募集公眾資金而來,摩根和沃伯格家族在其中得到了豐厚的利潤。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法國政府在德國賠償問題上的高壓政策。這種政策使得美國的貸款在德國和奧地利有相當一部分被凍結了,而且法國得到了德國賠償的主要部分,這些錢的最終來源都是華爾街。瞅著法國越來越不順眼的華爾街銀行家們在1929年6月召開了一次會議,摩根系、洛克菲勒系的銀行家和美聯儲的頭頭們聚在一起,商議該如何把德國從法國的高壓之下“解放”出來。會議達成一致意見,必須通過“革命”的手段來擺脫法國的鉗制。一個可能的領袖人選就是希特勒。手持美國外交護照,懷揣胡佛總統和洛克菲勒親筆信的西德尼·沃伯格受命去和希特勒進行私人接觸。
西德尼與納粹的接觸並不順利,美國駐慕尼黑的領事館辦事不力,後來西德尼還是借助慕尼黑市長的幫助才見到希特勒。在初次會議上,華爾街銀行家開出的條件是“主張進攻性的外交政策,煽動報復法國的情緒”,希特勒的要價也不低,給1億馬克什麼都好說。西德尼把希特勒的報價傳回紐約,銀行家們覺得希特勒獅子大張口,2400萬美元實在高得離譜,他們提出1000萬美元的報價。當時還未成氣候的希特勒一口答應下來。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這筆錢被匯到荷蘭一家銀行,然後分成數批支票寄到德國的10個城市。當西德尼回到紐約向銀行家們彙報時,洛克菲勒對希特勒的納粹主張深深地著了迷。緊接著,一向對希特勒不甚介意的《紐約時報》突然開始對納粹學說和希特勒的演講做定期介紹。1929年12月,哈佛大學也開始研究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運動。
當1931年胡佛總統答應法國政府,任何債務解決方案都會首先徵求法國的意見時,他立刻在華爾街失寵了,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胡佛總統後來大選失利與這件事有著直接關係。
1931年10月,希特勒給西德尼發了一封信。於是華爾街的銀行家召開了另一次會議,這次與會者還有英格蘭銀行的董事長諾曼。會上形成了兩派意見,以洛克菲勒為首的人傾向希特勒,另一些人則態度不太明確。諾曼認為花在希特勒身上的1000萬美元已經夠多了,他懷疑希特勒永遠也不會行動。會議最終決定進一步支持希特勒。
西德尼再一次來到德國,在希特勒的支持者的一次會議上,有人向他提出納粹衝鋒隊和黨衛隊非常缺乏機關槍、卡賓槍和手槍。這時,大量的武器裝備都已經囤放在德國邊境的比利時、荷蘭和奧地利的城市,只要納粹支付現金,立刻可以提貨。希特勒對西德尼說他有兩個計畫——暴力奪權和合法執政。希特勒問道:“暴力奪權需要5億馬克,合法執政需要2億馬克,你們銀行家會怎麼決定?”
五天以後,華爾街的回電指出:“這樣的金額完全無法接受。我們不想也不能接受。對此人解釋說這樣規模的資金調動到歐洲,會震動整個金融市場。”
西德尼做了進一步的報告,三天以後,華爾街的回電稱:“報告收到。準備支付1000萬,最多1500萬美元。告訴這個人採取進攻性對外政策的必要性。”
1500萬美元的合法執政道路被華爾街銀行家們最終敲定下來。付款方式必須隱匿資金來源,其中500萬付給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蒙德松銀行,500萬付給鹿特丹銀行,500萬付給義大利銀行。
在最終完成使命之後,西德尼不禁感慨道:“我嚴格執行了我的使命直到最後一個細節。希特勒是歐洲最大的獨裁者。這個世界已經觀察他有幾個月的時間了。他的行為最終會證明他的好壞,我認為他是後者。對德國人民而言,我真心希望我是錯的。這個世界仍然要屈從於希特勒,可憐的世界,可憐的人類。”
華爾街資助下的納粹德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首相,德國不僅完全擺脫了1923年超級通貨膨脹的經濟災難,也從席卷全球的嚴重衰退中快速恢復過來,在承擔著巨額戰爭賠款的巨大經濟壓力下,以驚人的速度裝備起來歐洲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並在1939年9月1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僅僅用了六年時間!
而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仍然在1929年大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掙扎,直到1941年美國直接參戰,美國的經濟狀況才得到徹底扭轉。
德國以區區6年的時間迅速完成經濟復蘇和大規模戰爭准備,如果沒有外來強大的金融資助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如此龐大的外來資金挹注如果不是為了准備發動戰爭,就難以有合乎邏輯的解釋。
實際上,華爾街就是納粹德國最大的資金來源。
早在1924年德國超級通貨膨脹剛剛平息下來的時候,華爾街的銀行家就開始籌劃如何幫助德國整軍備戰。1924年開始的道威斯計劃和1929年的楊計劃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1924年的道威斯計劃,完美地符合德國參謀本部軍事經濟學家的計劃。」
摩根系的美國通用電氣總裁歐文.楊(Owen Young)還是羅斯福創辦的聯合歐洲投資公司最主要的金融後盾。也是這個歐文.楊創辦了協調國際銀行家合作關系的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恰如克林頓在喬治城大 學的恩師著名歷史學家卡洛.奎格雷(Carroll Quigley)所指出的那樣:「它(國 際清算銀行)是在制造一個金融系統來控制世界,一個被少數人控制的、能夠主宰政治體制和世界經濟的(機制)。」
從1924年到1931年,華爾街通過這兩個計劃總共向德國提供了1380億馬克的貸款,而德國在此期間總共僅支付了8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德國實際上是得到了一筆美國資助的520億馬克的巨額金融資助,整個德國軍事工業得以迅猛發展。早在1919年,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就預見到了凡爾賽和約中的德國無法承擔的巨額賠款,最終必然導致德國人要麼賴賬,要麼發動戰爭,不幸的是兩者最後都發生了。
面對納粹德國一排排嶄新的現代化軍事工廠,再看看美國在大衰退中銹跡斑斑的生產車間,難怪美國議員麥克法丹痛斥華爾街銀行家和美聯儲拿著美國納稅人的金錢去資助德國的戰爭機器:
「主席先生,如果德國的諾貝爾炸藥公司出售炸藥給日本軍隊用在滿洲(中國東北)或其它的地方,它可以把售貨票據用美元結算,然後送到紐約公開貼現市場,美聯儲銀行將對該票據進行貼現,並以此為抵押發行新的美元紙幣,美聯儲實際上就是在幫助德國的炸藥公司把它的庫存塞進了美國的銀行系統。既然是這樣,我們為什麼還要派代表到日內瓦參加(德國)裁軍的會議呢?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不正在讓我國政府為日本軍隊償還德國軍火公司的債務嗎?」
除了在紐約商業票據貼現市場上對德國和日本軍事工業提供低息的短期融資,美聯儲還將美國的黃金儲備直接運往德國。
「本屬於美國銀行儲戶的數量巨大的金錢被送給了德國,而且沒有任何抵押。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僅僅是靠德國人的商業票據就發放美國貨幣。幾十億美元的資金被注入進德國的經濟體,這個過程到今天仍在繼續。德國廉價的商業票據在這裡(紐約)被定價和延期,被抵押的是美國政府的信譽,而支付費用的是美國人民。1932年4月27日,美聯儲運出了價值75萬美元的本屬於美國人民的黃金給德國。一個星期之後,另外30萬美元的黃金以同樣的方式運往德國。僅在5月中旬就有高達1200萬美元的黃金被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運往德國。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駛往德國的黃金運輸船。主席先生,我相信美國銀行的儲蓄者有權知道美聯儲用他們的錢在干什麼。」
除了華爾街的巨額資助,希特勒的金融制度改革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從德國私有中央銀行手中收回了貨幣發行權。在擺脫了以國債為抵押才能發行貨幣的低效率高消耗程序之後,德國的經濟如火箭般地竄升,德國的失業率在1933年時高達30%,到1938年卻出現了勞工緊缺。
美國公司對德國在技術和金融方面的巨大扶持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這些扶持被後來的歷史學家解釋為「意外事件或短視行為」。正是這些「意外的短視」極大地提高了德國軍事工業的生產能力。
1934年,德國石油生產能力為30萬噸天然石油和80萬噸合成汽油(煤轉油),剩余部分完全仰賴進口。在美國標准石油公司的氫化石油專利轉讓給德國之後,到1944年,德國竟能生產550萬噸合成汽油和100萬噸天然石油。
「盡管德國軍事計劃部門要求工業企業安裝現代化的生產設備來進行大規模的生產,但是德國的軍事經濟專家和工業企業並沒有完全理解大規模生產的涵義,直到美國兩家主要的汽車生產廠為打入歐洲市場在德國建立新式工廠之後,才讓他們大開眼界。德國專家被派到底特律去學習模塊生產的專業技術和流水線作業。德國工程師不僅參觀了飛機制造廠,還被允許觀看了其它重要軍事設施,他們從中學到了大量的技術,並最終用這些技術來對付美國。」
與德國軍事工業生產體系保持密切合作關系的美國公司還有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通用電氣、杜邦公司等,它們都是屬於摩根銀行、洛克菲勒大通銀行或沃伯格的曼哈頓銀行的麾下。
John Heartfield, 1935
"Hurrah, the Butter Is Finished!"
Göering: "Iron has always made a nation strong, butter and lard have only made the people fat."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首相,德國不僅完全擺脫了1923年超級通貨膨脹的經濟災難,也從席卷全球的嚴重衰退中快速恢復過來,在承擔著巨額戰爭賠款的巨大經濟壓力下,以驚人的速度裝備起來歐洲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並在1939年9月1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僅僅用了六年時間!
而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仍然在1929年大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掙扎,直到1941年美國直接參戰,美國的經濟狀況才得到徹底扭轉。
德國以區區6年的時間迅速完成經濟復蘇和大規模戰爭准備,如果沒有外來強大的金融資助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如此龐大的外來資金挹注如果不是為了准備發動戰爭,就難以有合乎邏輯的解釋。
實際上,華爾街就是納粹德國最大的資金來源。
早在1924年德國超級通貨膨脹剛剛平息下來的時候,華爾街的銀行家就開始籌劃如何幫助德國整軍備戰。1924年開始的道威斯計劃和1929年的楊計劃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1924年的道威斯計劃,完美地符合德國參謀本部軍事經濟學家的計劃。」
摩根系的美國通用電氣總裁歐文.楊(Owen Young)還是羅斯福創辦的聯合歐洲投資公司最主要的金融後盾。也是這個歐文.楊創辦了協調國際銀行家合作關系的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恰如克林頓在喬治城大 學的恩師著名歷史學家卡洛.奎格雷(Carroll Quigley)所指出的那樣:「它(國 際清算銀行)是在制造一個金融系統來控制世界,一個被少數人控制的、能夠主宰政治體制和世界經濟的(機制)。」
從1924年到1931年,華爾街通過這兩個計劃總共向德國提供了1380億馬克的貸款,而德國在此期間總共僅支付了8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德國實際上是得到了一筆美國資助的520億馬克的巨額金融資助,整個德國軍事工業得以迅猛發展。早在1919年,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就預見到了凡爾賽和約中的德國無法承擔的巨額賠款,最終必然導致德國人要麼賴賬,要麼發動戰爭,不幸的是兩者最後都發生了。
面對納粹德國一排排嶄新的現代化軍事工廠,再看看美國在大衰退中銹跡斑斑的生產車間,難怪美國議員麥克法丹痛斥華爾街銀行家和美聯儲拿著美國納稅人的金錢去資助德國的戰爭機器:
「主席先生,如果德國的諾貝爾炸藥公司出售炸藥給日本軍隊用在滿洲(中國東北)或其它的地方,它可以把售貨票據用美元結算,然後送到紐約公開貼現市場,美聯儲銀行將對該票據進行貼現,並以此為抵押發行新的美元紙幣,美聯儲實際上就是在幫助德國的炸藥公司把它的庫存塞進了美國的銀行系統。既然是這樣,我們為什麼還要派代表到日內瓦參加(德國)裁軍的會議呢?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不正在讓我國政府為日本軍隊償還德國軍火公司的債務嗎?」
除了在紐約商業票據貼現市場上對德國和日本軍事工業提供低息的短期融資,美聯儲還將美國的黃金儲備直接運往德國。
「本屬於美國銀行儲戶的數量巨大的金錢被送給了德國,而且沒有任何抵押。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僅僅是靠德國人的商業票據就發放美國貨幣。幾十億美元的資金被注入進德國的經濟體,這個過程到今天仍在繼續。德國廉價的商業票據在這裡(紐約)被定價和延期,被抵押的是美國政府的信譽,而支付費用的是美國人民。1932年4月27日,美聯儲運出了價值75萬美元的本屬於美國人民的黃金給德國。一個星期之後,另外30萬美元的黃金以同樣的方式運往德國。僅在5月中旬就有高達1200萬美元的黃金被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運往德國。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駛往德國的黃金運輸船。主席先生,我相信美國銀行的儲蓄者有權知道美聯儲用他們的錢在干什麼。」
除了華爾街的巨額資助,希特勒的金融制度改革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從德國私有中央銀行手中收回了貨幣發行權。在擺脫了以國債為抵押才能發行貨幣的低效率高消耗程序之後,德國的經濟如火箭般地竄升,德國的失業率在1933年時高達30%,到1938年卻出現了勞工緊缺。
美國公司對德國在技術和金融方面的巨大扶持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這些扶持被後來的歷史學家解釋為「意外事件或短視行為」。正是這些「意外的短視」極大地提高了德國軍事工業的生產能力。
1934年,德國石油生產能力為30萬噸天然石油和80萬噸合成汽油(煤轉油),剩余部分完全仰賴進口。在美國標准石油公司的氫化石油專利轉讓給德國之後,到1944年,德國竟能生產550萬噸合成汽油和100萬噸天然石油。
「盡管德國軍事計劃部門要求工業企業安裝現代化的生產設備來進行大規模的生產,但是德國的軍事經濟專家和工業企業並沒有完全理解大規模生產的涵義,直到美國兩家主要的汽車生產廠為打入歐洲市場在德國建立新式工廠之後,才讓他們大開眼界。德國專家被派到底特律去學習模塊生產的專業技術和流水線作業。德國工程師不僅參觀了飛機制造廠,還被允許觀看了其它重要軍事設施,他們從中學到了大量的技術,並最終用這些技術來對付美國。」
與德國軍事工業生產體系保持密切合作關系的美國公司還有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通用電氣、杜邦公司等,它們都是屬於摩根銀行、洛克菲勒大通銀行或沃伯格的曼哈頓銀行的麾下。
"Hurrah, the Butter Is Finished!"
Göering: "Iron has always made a nation strong, butter and lard have only made the people fat."